AET主站

" FPGA 与人工智能"的相关文章

《电子技术应用》编辑部 聚合所有相关的文章

摘要:为了满足机载显示器画面显示多元化的要求,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视频转换与叠加技术,该技术以FPGA为核心,搭配解码电路及信号转换电路等外围电路,可实现XGA与PAL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RGB数字视频信号,并且与数字图像信号叠加显示,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。实验结果表明,视频转换与叠加技术能够满足机载显示器画面显示的稳定可靠、高度集成等要求,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。

摘要:随着智能驾驶、机器人等技术的高速发展,在这些场景下常规的二维检测算法并不能满足环境感知的要求,需要三维目标检测去获得精准的环境信息。但是,目前大多主流的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模型都依赖于高算力、高功耗的平台,难以在性能较低的嵌入式平台实现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低功耗的FPGA平台上实现多源融合的三维目标检测的方法,通过融合激光雷达点云与摄像头图像数据,来弥补点云特征信息的不足,以实现更高的准确率和检测的稳定性。同时结合FPGA平台的特点,对融合的特征进行筛选及处理,并结合量化策略对模型进行压缩。经过实验,融合方式明显提升小物体的准确度,量化后的模型在三维检测平均精度损失小于3%的情况下在端侧FPGA平台成功运行。

摘要:针对可见光成像、红外成像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得到应用,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,设计一款小型双模成像图像处理平台。该双光图像处理平台采用RK3588与ZYNQ作为主协处理器,可完成1080P可见光图像与1 280×1 024分辨率非制冷红外图像的并行实时处理,在软件算法的控制下可实时完成目标跟踪识别。经实物样机外场测试与高低温测试,该平台性能稳定可靠、结构紧凑,能够满足车载、船载、机载的多种应用场景需求。

摘要:针对道路缺陷检测中传统方法泛化能力低、易受环境干扰,以及深度学习模型部署在计算平台时存在的高功耗、低速度等问题,提出一种基于低功耗FPGA平台的语义分割模型的加速与部署策略。首先,构建包含道路裂缝与坑洞的多源数据集,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平衡样本分布;其次,针对UNet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与上采样网络分别进行通道裁剪,并结合量化技术将模型权重从FP32压缩至INT8,进一步降低计算量;最后,利用Vitis AI工具链完成模型量化与编译,部署至FPGA平台,充分发挥其并行计算能力。实验结果表明,优化后的模型在保证平均交并比(MIoU)损失小于5%的前提下,推理速度达到了17 ms,模型参数量与计算量大幅度降低,并且功耗显著降低。该方法在边缘端实现了高效、低功耗的道路缺陷检测,为沥青道路自动化养护评估提供了可行方案。